分类列表
在城市的脉络中,每一个违规的气瓶,每一处井盖的松动、每一簇荒草的火星,都有几率会成为威胁市民安全的隐患。3月12日,在西安市未央区连续发生的三起事件,让我们正真看到了未央城管人以“火眼金睛”洞察危机,用“雷霆速度”化解险情。
下午4时,未央区城管执法局大兴中队执法队员巡查至粼云天序施工工地时,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: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氧焊切割立面拆除作业,切割使用的气罐表面锈迹斑驳,无任何检验标识和溯源信息。
“停!这罐体有问题!”执法队员南峰立即叫停作业,“师傅,请出示气瓶检验合格证”!另一位执法队员立即启动“黑瓶快速甄别程序”,他俯身查看该燃气罐较为陈旧,表面肮脏,罐体上没有一点检验标识;更无法通过扫码等方式获取溯源信息,与“黑罐”特征相符。
执法队员联系了国华燃气公司,燃气公司的技术人员火速赶到现场,经过专业检验测试与判断,确认该液化气罐正是危险重重的“黑罐”。这类“黑罐”由于缺乏有效监督,在充装、运输、存储等环节都有几率存在违规操作,罐体本身也有几率存在质量上的问题,若发生泄漏或者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
确认情况后,大兴中队执法队员“雷霆出击”,果断对该液化气罐进行了暂扣处理;同时还对工地负责人进行教育,详细讲解了使用“黑罐”的严重危害和相关法律条款,责令工地全面排查整改燃气使用安全风险隐患,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。
下午3时,未央区城管执法局大兴中队负责人带队检查辖区网格化工作时,行至锦宏路与北二环东北角时,一组肉眼可见的异常让执法队员瞬间绷紧神经。
只见井盖与井座间衔接处脱离正常位置,井盖的一侧明显翘起,偏离原本应在的水平状态;从侧面看,井盖与井座之间缝隙清晰可见,还能瞧见井内部分情况,随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。
隐患当前,执法队员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在井盖周边设置警示区域,警示锥的排列,在灰暗的路面上构筑起一道醒目的安全屏障,向周围的行人和车辆传递出信号。与此同时,相关情况也及时反馈至市政设施服务中心。“我们共筑的安全防线,就在这方寸之间。”大兴中队负责人说道。
14时30分,未央区城管执法局直属一中队执法队员巡查至未央宫辖区洛门路时,空气中飘散的焦糊味道让队员们瞬间警觉起来——只见在北侧草坪腾起的滚滚浓烟。
一片干燥草地的火苗正借风势蔓延,执法人员展开紧张有序的灭火行动,队员黎昆、雷程哲利用木棍拍打、湿布覆盖等方式精准扑灭周边微弱火苗,防止火势进一步扩散;队员刘宇翔充分的发挥协调能力,迅速联系未央宫中队执法队员,得知街道洒水车恰好在附近作业,便紧急求救前来支援,非常大地节省了灭火响应时间;另一面,队员路亚在人群中来回奔走,一边引导围观群众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,一边时刻留意现场动态。
从锈迹斑斑的“黑罐”到“一指宽”的井盖缝隙,从暗藏火险的荒草到随时有可能爆发的隐患,未央城管人以“火眼金睛”构筑起城市安全的第一道屏障,用“雷霆速度”诠释着新时代城市管理的担当。他们深知:安全无小事,防患于未然,每一次弯腰查验、每一次争分夺秒,都是对生命的敬畏,也是对城市的深情告白。(通讯员:徐文丹 张慧敏)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